(记者 邵俊琴 通讯员 任晓) 冬奥会备战进入关键时期,崇礼区强化基层党建对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引领作用,在乡村推行以党组织为核心、以网格为载体、以服务为根本的 “网格化”乡村治理新机制,为冬奥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。 按照“完整性、便利性、均衡性”原则,将211个行政村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单元,统一优化整合管理网格设置,绘制网格管理示意图,标注网格编码名称、管辖范围、网格员等基本信息并进行公示,实现网格地理信息数字化管理。将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划分入每个网格,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,充分发挥网格内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把社会治理网格打造成“红色网格”。 建立 “包片领导—包村干部—村书记 (主任)—网格员” 四级组织体系, 村书记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,每个村 “两委”包抓一个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员一名,每个网格内党员为网格信息员,实现 “人到格中去、事在网中办、服务全覆盖”。全区568名乡镇包村干部、92个驻村工作队、1087名村 “两委”干部建立了党员包联制度,依据村级大网格划定环境整治责任片区,逐户制定了具体详细的整治措施。通过创新建立网格包干制,对网格内的党员定岗定责,激活每个 “红色细胞”。 以 “网格化管理” 为统领, 在乡镇建立 “党委抓支部、支部抓党员、党员联系群众”组织管理模式,以 “我为群众办实事、我和群众心连心”实践活动为契机,搭建 “百姓说事、干部解题”平台,按照 “三有”标准建立乡镇 “群众说事站”和村级 “群众说事点”,通过电话、 短信、 微信、 座谈会等渠道, 帮助解决群众 “急难愁盼” 问题, 切实做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乡 (镇)、矛盾不上交”, 实现乡村治理 “无盲区”。今年以来,通过全覆盖、无缝隙动态排查,化解各类矛盾360余起,全面夯实 “红色堡垒”。 |